生物防腐剂
据史料记载,我们使用乳酸链球菌素已经60多年了(的确,不是600年,也不是6000年),时至今日,我们依然尝试将它应用在更多的领域。比如,化妆品领域。近年来,食品安全问题凸显,“价廉”所造成的“物不美”,导致人们开始普遍追求更有品质的食品添加剂。事实上,Nisin的生产成本很高,它的售价一直也是高于化学防腐剂的。

一分价钱一分货,贵有贵的道理。

首先, 乳酸链球菌素(Nisin)的安全性是极高的,它是有34个氨基酸组成的。

其次,Nisin抑制/杀灭芽孢能力很强,食品工业中难以消灭的芽孢细菌,就是靠着Nisin这一支“奇兵”来瓦解的。

有人会问——Nisin让你说的这么厉害,你不是说它是自然界产生的吗?Nisin是怎么样产生的呢? 这就要说说Nisin 的身世了。有微生物发酵常识的人都知道,Nisin不是造物主凭空产生的,它也有一个“亲妈”,名字叫做Lactococcus lactis ssp. Lactis,它是乳酸菌的一种。

在细菌的世界里,也存在着竞争,“亲妈”是众多乳酸菌的一种,我们称她为L,为了获得更多的养分,L就进化产生了一种让其他细菌都“嗝屁”的物质,这就是乳酸链球菌素。

人们最初把乳酸链球菌素称作“尼生素”,它是一种由34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,后来又发现了20多种尼生素,按照英文字母命名为:Nisin A、Nisin B……Nisin Z,这么多“皇儿”,总得选个最合适的来“继承大业”吧。

于是,通过对生产和实际应用的考量,以及溶解性、稳定性和抑菌活性等严格的测评,Nisin A就被选中了,从此开启它的“生物防腐剂升职记”。

乳酸链球菌素(Nisin)接受的第一个挑战就是消灭——奶酪中的产气荚膜杆菌。

据“史书”记载,这一场战役Nisin大获全胜,从此Nsiin声名鹊起。

Nisin出名之后,人们就想着给他的灭菌能力定一个单位,这样就能建立一个“评价机制”,不仅有助于筛选能力更强的 Nisin X,而且能够推动Nisin在各个领域的应用。

于是乎,效价就这样诞生了。1个效价(1IU,International Unit)表示Nisin能够抑制1ml肉汤中的无乳链球菌(Streptococcus agalactiae)。

比如,一克纯品Nisin,它的效价是40×106 IU,换算成1毫克纯品Nisin,效价就是40000 IU。

商品Nisin的含量一般是2.5%,所以呢,一七得七....,1毫克商品Nisin的效价就是1000IU了。

有了效价(IU)这把“尺子”,世界仿佛就豁然开朗了

由于效价开始作为衡量工具,一切实验都有数据可查,事情看起来顺利的很。接下来,我们去大量生产纯品Nisin不就可以了吗。

然而纯品Nisin真的就那么适合我们使用吗。

由于Nisin是由乳酸菌(LAB)自发生成的,工业化生产Nisin有一个重要步骤是——提取。第一次提取,相当于在士兵中挑选出王牌师;第二次提取,就是在王牌师中挑选精锐部队;第三次...第四次...,次数越多,Nisin 的纯度越高,成本也大幅增高。

除了成本高昂,对于使用纯品Nisin的人来说,相当于用大炮来打苍蝇——因为效价实在太高了,造成了不必要的浪费。此外,纯品Nisin易受环境破坏,不利于保存。所以,业内亟需制定一个含量标准,来规范商品Nisin的生产和使用。

经过再三权衡,最终规定商品Nisin含量不低于2.5%,其余大部分是食盐,效价是≥900 IU/mg。

很多人会产生这样的疑问——含量为什么是“不低于”,效价为什么也不是一个准数呢?

其实原因很简单,大家测效价的方法是有一定误差的。但是这个误差可以通过多次重复实验控制在一个比较小的范围之内。Nisin的生产商为了达到标准,都会把Nisin的效价做的高于国家标准,这样就能排除方法因素,保证产品合乎国家规定了。